「本文来源: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赵振杰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张晓静本报通讯员刘纪安 10月5日,虽然阴雨天气使黑夜来得更早些,台前县白铺护滩工程却丝毫没受影响。工地上灯火通明,照亮了一旁湍急的黄河水流,也照亮了由河务人、乡村党员干部及群众组成的巡查抢险队伍。 台前县白铺护滩工程位于该县夹河乡白铺村南,是我省境内黄河下游河道最狭窄的几个险段之一,也因此成为黄河防汛的重点部位。 “这是你们值守的第几天?”面对这个问题,台前县河务局副局长梁东波、台前县夹河乡分管河务水利工作的科级干部郑冬梅、台前县夹河乡白铺村党支部书记孟召春不约而同地“迷糊”了。他们反问:“今天是几号?”9月底,黄河迎来今年入汛以来最大洪水过程;从那之后,这些巡查人、抢险人的计时工具,也从时钟变成了“任务书”。 “换班下来,总是心紧睡不着。”孟召春说,群防人员要与专业人员一起24小时不间断地巡查,每50米一人一岗。“看河堤背面是不是渗水、路面有没有断裂,可不敢耽搁汇报。”孟召春回忆,未发水前,黄河水面距离护滩工程坝顶有两三米;现在,这个距离已缩短至50厘米左右。让孟召春心安的是,防汛工作安排得及时到位,村民们也特别积极,“大喇叭一喊,伐树的、捐袋子的、开大车的都来了。” “白铺护滩工程全长米,针对大溜顶冲等薄弱段,已完成加固多米。”梁东波说,除了24小时值守,近30名省市县河务人员组成的队伍,还在工程现场提供专业技术指导。 据梁东波介绍,护滩工程是黄河大堤与黄河河道之间的一道屏障;白铺护滩工程背后多是农田,工程距离黄河大堤最近处仅米,一旦失守将改变河势。 “滩存而堤固。”梁东波坚定地说,自10月2日至今,通过抛柳石枕、抛铅丝笼等手段,白铺护滩工程的“厚度”在不断增大,速度大、直冲堤防的黄河水流也正在被挑离堤脚,“距离工程5公里以内,河务部门已备下立方米防洪石料。河水不上滩的任务,我们坚决完成。” “力气小的少装点儿,力气大的多抬点儿。大家不分男女老少,都是全力以赴。”郑冬梅说,最触动她的是从10月2日下午3点持续到第二天早上5点半的一次突击。当时巡查队伍发现护滩工程的路基有坍塌迹象,短短十几分钟内,一支多人的抢险队伍就集结完毕。党员干部带头,伐柳、捆桩、装沙袋、抛石,所有人一夜没合眼。 10月3日,郑冬梅又熬了一天一夜。可她说,任务在身,不觉得困,“我们都做好了准备,水不退,人不退!”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61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