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厂,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称谓和存在。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重点在西南、西北地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的建设,共计有多个“数字”企业。 陕西省洛南县与军工企业历史渊源颇深,在上世纪的“三线”建设时期,在洛南西部沉寂千百年的几条沟谷突然之间繁忙热闹起来。年冬天,来自大江南北的数万人走进了这里,开始了“三线建设”。短短几年间,就有三家军工厂医院在这里拔地而起。 卫东本是一个偏居一隅的地方,寂寂无名,偏僻荒凉。但随着军工厂的建造,数万人涌进了这里,随即建起了国防电子企业厂(71信箱)、厂(72信箱)、厂(73信箱)、厂()和医院(),当地人简称“四厂一院”。 这些厂区依山而建,数万人工作、生活在这里,陆续建起了高大的楼房、厂房、住宅医院、学校、物品齐全的商店等等。当时的这里也被称为商洛的“小香港”,无论是人口规模、建筑规模、生活水平,在商洛市都是最好的,很多年轻人都希望到这个厂来工作。许多在市里买不到的东西,在卫东百货商店都能买到。 工厂虽然远离城市,但是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电影院、俱乐部、灯光球场等,还有银行、招待所,有些县城都不具备的设施,厂区内都具备。在那个精神和物质生活都匮乏的年代,每到周末,洛南县城和商县不少人会骑车几十里路赶到卫东看露天电影。很多附近的村民,也会将自家的农作物拿到卫东来售卖,价格高、销售快,农民的感觉很爽。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周边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对三线企业的调整,洛南卫东的“四厂一院”于年回迁到了西安。如今,二十多年已经过去,曾经的繁华不再,干净整洁的墙壁,早已斑驳不堪。熟悉的台阶,也已遍布苔藓杂草。这里人去楼空,显得有几分冷清的岁月沧桑感,仅留下了极具特色的建筑群,等待着有识之士的探寻。 如果可以将这些闲置的建筑利用起来,改建成养老院或者影视拍摄基地,或是租给一些加工制造企业,让这些废弃的建筑发挥余热。不知,在你身边有类似这样的三线厂吗?它们今天的命运如何?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88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