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县城文旅台前县篇。 台前县在河南的东北角,三面被山东省包围,紧邻山东省,是河南省的东北门户。我也仅仅是自驾两次过台前县,在台前县停留的时间很短,去了一两个当地的特色景区。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要好好写篇文章来讲讲台前县,因为对于很多河南人来说,这个河南不怎么知名的县,值得被了解。 台前:凤鸣台前 “台前”这个名字的来历也和地理事物有关,台前县境内中北部有古凤凰台,环境优美。记载明代的时候有刘姓家人从山西迁移到凤凰台前生活并建立了村子,最早的时候这个村子被称为是台前刘庄,民国的时候改为“台前”这个名字,后来台前一带设为县,县城就定在台前村,所以得名台前县。 虽然台前县这个名字历史并不算悠久,但是这一块土地的历史却很悠长。台前县这一块土地很长一段历史都是属于山东。西汉的时候设置了寿良县,后来到了东汉寿良县改为寿张县,台前这一块土地在当时就是属于寿张县。时过境迁,山东寿张县依旧存在,而台前却已经成为河南的一个县城。 台前旅游:黄河文化文物资源 台前县处于黄河流域,黄河文化对这里影响深远,在漫长的历史中,这里也留下了很多古迹。 先说台前县值得去看古迹,我在台前去的两个景区都是和古迹有关的,一个是八里庙治黄碑刻,另一个是蚩尤冢。我先来着重说下我对这两个景点的了解!其实说这两个是景点,不如说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财产。我在台前的时候听老乡说,这里的这些根本算不上是景点,只是偶尔会有人慕名而来。 八里庙治黄碑刻,是一座记载着明朝时治理黄河过程详细内容的碑刻。大概的历史故事是这样的:明朝正统年间,黄河在新乡八柳树决口,洪水直接冲向张秋镇,运河河道也被冲毁,朝廷派人治理河道七年均没有任何成效;后来朝廷指派徐有贞去修筑河道,他根据河道的具体情况使用了“塞、疏、浚”的方式进行置水门、开支河、浚运道等治理策略,河道得到治理,漕运恢复,良田得到灌溉。之前我在武陟县的嘉应观的视频中提到过,古代对于黄河的治理是很重视的,一般都会记录清楚治理的过程以及效果,所以明朝这一次黄河水患的有效治理也立碑记录了治理的过程以及工程施工方法和使用的材料等详细信息,这也就是现在可以看到的八里庙治黄碑刻。 八里庙治黄碑刻的旅游意义在于感古叹今。我参观碑刻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当下黄河壮阔美景的感叹和对历史上人们为了治理黄河儿付出的努力的敬佩。我十分喜欢去研究黄河文化,黄河河南河段我去过很多景点,如果把这些景点串联起来讲解,那将也是一篇不错的文化旅游分享。这些都是我当时的真实感受,我也极力推荐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八里庙治黄碑刻,了解黄河文化,推广黄河文化。 台前县我去看的第二个景点是蚩尤冢,这也是我认识的一个同样爱好文化旅游的朋友给我推荐的。现在大家去应该只能看到茫茫田地,蚩尤冢早已被历史磨灭,不过它的故事和文化还值得大家知道。蚩尤冢当地人更喜欢叫它蚩尤坟,其实坟就是冢的通俗说法。在现在的台前县城关镇有一个村子名叫油坊,根据我了解的一些记载,这个“油”其实是从蚩“尤”的“尤”谐音而来的,最早的记载中,这个村子是叫“尤坊”,主要就是因为临近蚩尤冢而得名的。 三国时期的经传典籍《皇览》有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黄帝和蚩尤的大战,蚩尤被杀后,身体被分为好多部分,一部分的尸骸据说就是葬在了现在的台前县境内。清代有详细的记载,台前县境内仍旧保存着高1.5米,占地大约亩的蚩尤冢。只不过后来也因为黄河决口,蚩尤冢就被淤泥掩盖,后来附近的村民在址上堆起来土冢纪念。 我去的时候其实看到的就是大片的耕地,根据当地的老人说,年的时候蚩尤冢被铲平成为了耕地。现在写蚩尤冢,我还能回想起当时在那个村子寻访的感受。所以其实这个不算是台前县的景点,而是一段值得去寻找的历史。 严格来说,台前面积比较小,所以规模景点确实没有多少。除了以上说的两个历史景点,台前县还有孙口将军渡黄河游览区、玉皇岭古墓、古贤桥、晋王城遗址这些,但是由于我都没有真正去过,所以也就不过多给大家介绍。仅仅就我从一些渠道的了解来说,这些景点和我给大家说的两个景点一样,都是充满了历史故事,是黄河文化的重要体现。 写在最后 台前县处在河南和山东的交界处,其实民风民俗是融合了两个省份的特色的,并且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里就是山东省的一部分。我觉得河南和山东两地的朋友们都应该大力宣传台前县,保护好当地的文化历史景点。这里我给出一个我对台前文旅的总结:台前是黄河文化旅游的重要一部分,民风淳朴的台前,是一个值得去探索的好地方。 我的总结落脚点是在黄河文化上,也是真的希望大家多去
|